日本甲午戰爭紀念章舊事

貨車管理系統 紀念章正面與背面 ■江蘇溧陽黃誠 今年是中日甲午戰爭爆發120周年,1894年(清光緒二十年,日本明治二十七年)7月,剛剛進行明治維新開始走向資本主義道路的日本,為實現其送貨路線規劃侵略擴張的野心,悍然挑起中日之間的戰爭。這場中日之間的近代首次碰撞,以中國的完敗而告終,中日兩個同為自19世紀晚期開始近代化進程的東亞古國,自此走向截然不同的兩種命運。

甲午戰爭前的清王朝雖從19世紀60年代開始學習引進西方先進技術的洋務運動,並於1888年建立中國第一支近代海軍北洋水師,通過近30年努力,清王朝從表面上似乎逐漸恢復生機,時人自誇開“同光中興”局面。但“中體西用”洋務運動並未能真正挽救當時已病入膏肓、暮氣沉沉的清王朝,在“同光中興”的背後隱藏瞭這個王朝政治腐敗、民眾麻木、軍隊墮落等各種社會危機。而當時的鄰國日本在其所進行的明治維新中,不僅學習西方的先進科技進行工業化浪潮,同時也大膽變革政體建立君主立憲制,使其成功走向工業化道路,而這個國傢由於其歷史上素來覬覦對大陸的擴展,在開展資本主義工業革命的同時,也開始走向軍國主義道路,此時的日本政府已開始“伺我虛實,誠為中國永遠之大患”。

本文所要介紹的就是在甲午戰爭後,日本政府為表彰其軍隊戰功而設計頒發的軍隊從軍紀念章。據1896年143號“帝國法令”記載,當時日本政府委托設在大阪的帝國造幣局設計制作“明治二十七八年戰役從軍紀章”。該紀念章為黑色漆盒裝盛,圓形,直徑為30毫米。紀念章由當時日本雕金巨匠池田隆雄雕版設計,正面是日本陸軍聯隊棋與海軍艦旗交叉的圖案,軍旗的上方有一枚象征日本天皇傢族的“十六瓣八重表菊紋”章。紀念章背面鑄有“從軍紀章”,同時環繞著“明治二十七八年”隸書漢字。在旋棒形連綴的橫條上則無字。紀念章的綬帶是35毫米寬的綠白綠相間的絲帶,其中綠色象征在甲午戰爭中全殲中國北洋水師的日本海軍,白色則象征在朝鮮和東北陸戰中攻城略地的日本陸軍。gps物流車隊管理

尤為令國人感到恥辱的是,當時日本軍隊為彰顯其戰功故意在紀念章的制造中加入瞭自中國戰場上繳獲的大炮的銅件作為材料熔鑄其中。這和日本在甲午戰爭後將中國的鎮遠號鐵甲艦所遺鐵錨、鐵鏈陳列於東京上野公園,用來標榜其“功勛”以辱中國之舉,如出一轍。

中日甲午戰爭已過去兩個甲子,作為當事國的中國和日本雖已不是當年的大清帝國和大日本帝國,但日本軍國主義右翼勢力如同其靖國神社的幽靈久不能散去,面對當前日本政府頻頻否定、篡改其過去的侵略歷史,對日本從軍紀念章進行收藏和研究不僅是個人研究的喜好,也是對歷史的澄清和尊重。
arrow
arrow

    lnf931lz7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